深圳在职人才引进入户随迁子女申请条件
深圳在职人才引进入户随迁子女的申请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申请人需符合深圳市在职人才引进的基本条件,包括身体健康、已在本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刑事犯罪记录。
2. 申请人的子女应是本人生育且抚养权归属本人的未满18周岁的子女(大中专院校在校生除外)。
3. 随迁子女需与申请人在同一户口本上,并且同为城镇户籍或同为农业户籍。
4. 如果申请人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及以上职业等级资格,且申请人与随迁子女户口性质一致(同为城镇户籍或同为农业户籍),则可以申请随迁。
具体申请条件可能会有变动或更新,建议在申请前咨询当地政府部门或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的政策信息。
深圳落户需要什么条件
深圳落户的条件主要包括人才引进迁户、纳税迁户、政策性迁户、居住社保迁户等几种方式。以下是各种落户方式的具体条件:
1. 人才引进迁户:
- 经深圳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符合年龄条件。
- 国(境)外学习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或在国(境)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作(学习)1年以上、取得一定成果的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等进修人员,年龄应在45周岁以下。
- 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专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
-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人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需同时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 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技师职业资格,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人员;高级职业资格,在深圳市参加社会保险满3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职业资格证书需符合深圳市紧缺工种目录。
2. 纳税迁户:
- 法人企业法定代表(负责)人,企业最近连续3个纳税年度内缴纳的税额累计在300万元以上。
- 个人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股东、合伙企业出资(合伙)人,以其投资份额分摊企业已缴纳的税额累计在60万元以上。
- 在深圳市就业的个人,最近连续3个纳税年度内依法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累计在24万元以上。
- 个体工商户,最近连续3个纳税年度内缴纳的税额累计在30万元以上。
3. 政策性迁户:
- 父母一方为深圳市户籍的未成年子女。
- 夫妻一方为深圳市户籍的,配偶符合一定条件可以申请。
- 迁入深圳市户籍连续满8年且仍拥有深圳市户籍的,其共同生活的父母。
- 符合国家、广东省、深圳市规定的军转干部及其随迁随调家属等。
4. 居住社保迁户:
- 持有深圳市居住证,具备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 积分制办法实施,积分主要指标为参加深圳社会养老保险年限和拥有深圳合法产权住房年限(或合法租赁住房)。
5. 积分入户:
- 年龄男性在55周岁以下,女性在50周岁以下。
- 持有有效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
- 拥有深圳市合法产权住房连续满5年或合法租赁住所年限连续满5年。
- 正常缴纳深圳市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年限累计满5年。
- 无刑事犯罪记录,且未参加过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
6. 其他条件:
- 应届生通道,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毕业2年以内都算应届生。
- 在职人才引进通道,包括纯积分入户和学历入户。
- 留学生通道,具有一个月深圳社保记录,同时社保在缴状态。
这些条件可能会根据政策的调整而有所变化,具体申请时应参照最新的政策规定和要求。
上海人才引进配偶随迁
上海人才引进政策允许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迁落户。以下是关于配偶随迁的一些关键点:
1. 配偶随迁落户的基本条件:
- 引进人才已婚的,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同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 未成年子女包括16周岁以下的子女或16周岁及以上、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子女。
2. 随迁与随调的区别:
- 随迁适用于申请人配偶的工作和社保劳动关系都不在上海的情况,配偶达到落户条件即可落户,对配偶条件没有特殊要求。
- 随调适用于申请人配偶的工作和劳动关系都在上海,并且工作能力和学历层次基本达到申请落户的级别。
3. 配偶随迁所需材料:
- 配偶随迁的,需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及在外地已退休或无业(失业)的相关证明。
- 如果配偶暂不调沪,需要提供由引进人才和配偶双方共同签署的书面承诺证明。
4. 信用监管机制:
- 实行告知承诺制度和失信名单制度,严禁提供虚假或伪造材料,违者将被列入失信名单,并可能取消申请资格,严重情况会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5. 社会保险:
- 引进人才户籍落户本市后的社会保险按照国家和本市的相关规定执行。
6. 政策有效期:
- 本实施细则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
7. 特殊情况:
- 对于通过第三方派遣的单位,不能办理随调落户。
- 配偶此前在上海工作交社保,失业之后在老家办理失业登记,是否满足配偶随迁的要求,需要具体咨询相关部门。
政策可能会有变动,建议在申请前咨询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相关官方渠道获取最新信息。